呼兰河传读后感:一部充满温情与悲凉的记忆

分类:好文同赏 时间: 2025-08-28 浏览: 作者:小编

《呼兰河传》如同一幅缓缓展开的旧时代画卷,将呼兰河小城的众生相细腻呈现。萧红以独特的笔触,勾勒出那个充满苦难与温情、愚昧与希望交织的世界,让人沉浸其中,感慨万千。

呼兰河传读后感:一部充满温情与悲凉的记忆(图1)

初读《呼兰河传》,小城的单调与沉闷便扑面而来。呼兰河人日复一日地过着刻板的生活,遵循着古老的习俗,对生死、对命运缺乏深刻的思考与反抗。东二道街上的大泥坑,困住了人们的脚步,也困住了他们的思想。那泥坑带来了诸多不便,却无人想着去填平它,大家只是在泥坑造成的各种混乱与笑谈中麻木度日。卖豆芽的王寡妇,儿子淹死在泥坑中,她悲痛欲绝,可旁人的同情也只是短暂的,生活依旧按部就班地继续。这泥坑就像是呼兰河人命运的隐喻,他们深陷其中,却浑然不觉,或是无力挣脱。

呼兰河的人们热衷于各种盛大的节日和仪式,然而这些看似热闹非凡的活动,背后隐藏的却是无尽的愚昧与迷信。跳大神、唱秧歌、放河灯、野台子戏等,在这些活动中,人们寄托着对神灵的敬畏、对祖先的追思,以及对生活的期盼。但这些活动更多的是一种形式上的敷衍,并没有真正触及到生活的本质。人们在其中盲目地跟从,被虚假的表象所迷惑,忘却了去追求真正有意义的生活。小团圆媳妇的遭遇便是这种愚昧的牺牲品。她年轻鲜活,却被婆婆用种种封建礼教的规矩折磨致死。呼兰河人不仅没有对这种残忍的行为表示谴责,反而在一旁围观、议论,甚至觉得有趣。他们眼睁睁地看着一个生命消逝,却不知这是人性的扭曲与道德的沦丧。

萧红笔下的呼兰河,虽充满苦难,却也不乏温情。祖父是萧红童年里的一抹亮色,他善良、和蔼,给予萧红无尽的关爱与自由。在后花园里,祖父陪着萧红玩耍,教她念诗,让她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。祖父的存在,让萧红在这冰冷的世界里找到了一片温暖的港湾。还有冯歪嘴子,他勤劳、坚韧,尽管生活困苦,妻子离世,孩子夭折,但他依然坚强地面对生活。他对孩子的爱,对生活的执着,展现出人性中最质朴的光辉。这些小人物在苦难中坚守着人性的美好,如同黑暗中的点点星光,给人以希望。

读完《呼兰河传》,心中满是沉重与感慨。呼兰河人的命运是悲惨的,他们被时代的洪流裹挟着,无法掌控自己的人生。他们的愚昧、麻木让人痛心疾首,而他们在苦难中展现出的温情与坚韧又让人肃然起敬。萧红以她敏锐的洞察力和细腻的文笔,揭示了旧时代农村的种种弊病,也表达了对人性的深刻思考。这部作品不仅是对呼兰河小城的记录,更是对整个旧中国社会的反思。它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无奈与悲哀,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。它也提醒着我们,要时刻保持对生活的热爱,对人性的关怀,惕愚昧与麻木的侵蚀,努力去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。

《呼兰河传》就像一面镜子,映照出人性的复杂与生活的真实。它让我们在回顾历史的也更加坚定地走向未来,带着对过去的思考,去追寻更有意义的人生。这部作品的魅力,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散,它将永远在文学的长河中熠熠生辉,启迪着后人。

1.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用户上传或网络,仅作为参考研究使用,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站长!
2. 本站积分货币获取途径以及用途的解读,想在本站混的好,请务必认真阅读!
3. 本站强烈打击盗版/破解等有损他人权益和违法作为,请各位会员支持正版!
好文同赏 >呼兰河传读后感:一部充满温情与悲凉的记忆

用户评论

加载中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