雷军最近面临大量质疑风波,他的粉丝前一个月减少了30万左右,他自己都忍不住出来喊冤:小米可能是全网被黑得最惨的品牌。他这话不假,你现在随便刷刷短视频和文章,都能看到对雷军的各种质疑和嘲讽。

雷军喊冤:小米全网被黑,但真正问题是太会包装的营销(图1)

网上关于小米的各种消息也越来越多,真假难辨,这里列几个网友热议的点,仅供参考:

(1)成都天府大道SU7碰撞后起火事故,有网友质疑车门打不开、车体自燃等细节。

(2)小米手机系列从15跳过16直接 对标苹果 17。

(3)把SU7 Ultra最大马力锁定到900匹,有网友批评到“卖半成品” + 宣传不够透明。

(4)碳纤维双风道前机盖功能,在部分用户看来“无用”。

(5)除了车盖、马力限制,被指控宣传中提到的“革命性突破”“自研技术”“工程可行”等,也被部分消费者认为措辞夸大。

(6)不少与小米相关的直播账号也被网友围观、评论区沦陷。

雷军喊冤:小米全网被黑,但真正问题是太会包装的营销(图2)

营销问题,也是被用户吐槽最多的:大字先行 + 小字免责,不少用户开玩笑说,现在看发布会都得拿放大镜:

(1)“2200 MPa 小米超强钢”,“超强钢”是指材质项目名称。雷军在多个场合反复提及“小米超强钢”。有博主调侃以为是材质!

(2)“200公里瞬间刹停”,被认为是夸张宣传。

(3)“逆光之王”,看大字我以为是真的,右下角小字才告诉你只是目标

(4)1.98秒可实现0-100km加速,小字备注的是:不含起步时间???

(5)“百米加速”“刹停距离”“续航之王”“地表最快”,是在理论模型下测得。被网友视为典型的标题党。

(6)“续航之王”,但小字或说明限定是在某个测试标准。也被网友调侃成1200公里只需充电一次。

(7)终身免费流量包:终身免费指在产品规划使用寿命8年内,流量免费。

(8)“铠甲笼式 / 钢铝混合车身”,被批整体结构与单点材料宣传不等同。

雷军喊冤:小米全网被黑,但真正问题是太会包装的营销(图3)

小米是一家超级的大公司,它的产品受众群体、覆盖面非常广,发布会的宣传语基本都会在消费者心里种下“第一”的印象。但我看了下这些事件,得出一个结论:雷军其实并没做错什么,他做的每一件事,换成任何一个企业家,类似的营销策略大概率都会那么做。在中国当下的商业环境中,为了生存,为了增长,必须这么营销。

但问题就出在这儿:太会营销了,反而成了原罪。

他说的行业第一是哪个行业?这个自研技术到底自研了啥?老说革命性突破,结果用户拿到手发现:哦,就是换个颜色?现在网上很多段子满天飞,咱图一乐可以,但认真你就输了。不是大家故意找茬,而是被教育多了,自然就警惕了。

雷军喊冤:小米全网被黑,但真正问题是太会包装的营销(图4)

可你说这是雷军一个人的问题吗?真不是。

这事儿,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干过。你毕业写简历的时候,可能也会把“参与过项目”写成“我主导的项目”对不对,“参与”or“主导”这里的差别可是巨大。包括你面试的时候,可能也把用过ppt说成精通PPT。

雷军喊冤:小米全网被黑,但真正问题是太会包装的营销(图5)

我们都想被人看见,这样显得厉害一点。可问题是,装得越像,摔得越重。在这个信息爆炸时代,注意力稀缺,你不包装,没人看你。但包装过头了,用户一上手体验,发现货不对板,那反噬来得比谁都快。

写在最后:

另外我发现我们国内产品迭代都很快,很多产品很容易的做到60分甚至80分,而且有点太急功近利了,但因为太快了,导致产品质量跟不上。

雷军喊冤:小米全网被黑,但真正问题是太会包装的营销(图6)

老祖宗早就告诉我们了,大丈夫处世,当以诚为本”。其实我们都忘了,这个时代最稀缺、也最宝贵的就是是“真诚”。无论是千亿的商业帝国的雷军,还是我们每个人,最后能让我们站稳脚跟的,不是技巧,而是那份实实在在、能被时间检验的真诚。

源自:卢松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