华为云最近出大事了!CEO连降三级,高管被问责,居然还扯上了‘业务造假’和‘经济舞弊’……看来,连华为这种民族企业标杆,也难逃KPI压力。

据《湾财社》《凤凰网财经》报道:华为云CEO张平安连降三级,多名云业务高管被问责,涉云业务造假。

华为云被曝业务造假和经济舞弊,CEO连降三级(图1)

高层降级:史无前例,内部高压

不过具体是因为什么云业务造假、什么经济舞弊,为什么高管降级,文章中没有明说。但可以确定的,华为内部是查实了相关问题才做出的决定。只能粗略分析一下:

(1)云业务造假:一般难是指在合同、项目上报上动手脚,比如让客户先签大单,后面在说退款,就是为了完成KPI。

(2)经济舞弊:可能包括虚报收入、违规确认收入等,通过关联公司搞利益输送。比如虚开发票或抬高采购价,拿回扣。

(3)高管降级:华为云最高负责人张平安从22a降到21a。产品部长ZYX、销售服务部总裁SJL、生态部长KN因管理不到位,连降两级。在华为历史上,对这类高管做如此严厉的降级处罚,几乎从未发生过,降级意味着董事会地位动摇、影响力下降。

表现上看,是华为云业务上出了问题,但深挖一下,这可能和业绩压力有关,这些年华为云一直在追着阿里云和腾讯云,但一直追不上,高管们可能为了KPI搞了一点猫腻。

华为云KPI的猫腻,靠内部订单凑数

华为云在对外的口径一直说的是2024年的收入是688亿,结果我去官网搜索了华为2024年报,发现2024年云业务收入是384.23亿,差的还挺多。

华为云被曝业务造假和经济舞弊,CEO连降三级(图2)

跨分部交易啥意思呢?说白了就是华为公司内部“左手倒右手”,比如A部门买了华为云的主机等,有可能钱都没到账,只打了个空头支票。估计啊就是为了冲业绩,外部订单难抢,就靠内部交易凑数。

为了追阿里云、腾讯云,华为云高管铤而走险,玩造假和舞弊,结果被内部查出,领导背锅,说明管理出大问题。

关停20多个业务,说明“华为云走偏”了

另外,华为云这几个月组织调整的挺凶的,上半年主要是高管轮换和产品迭代,下半年就是重组、问责,波及上千人。如下图所示:

华为云被曝业务造假和经济舞弊,CEO连降三级(图3)

以前的华为云什么都做,也搞过企业邮箱、域名注册这种面向大众的小生意,但和腾讯云、阿里云、百度云比,它在TO C市场没优势,玩不过,CDN设置,做的稀烂。

这一年多,华为云大大小小停了20多个业务了,像什么安全防护、DNS限速、内容审核差不多都停了,像这种小产品、边缘业务一条完整的业务线大概有几十人到一两百人规模。这些人条调整后大都是转岗了。

华为云被曝业务造假和经济舞弊,CEO连降三级(图4)

之前华为云摊子铺的太大,这一年部门调整、业务调整、产品关停,我认为就是华为云发现自己的战略“走偏”了,才做出的调整。

华为云“高大上且难用”

自古以来,华为都非常擅长TO G业务,但在TO B和TO C找不到门道。相比之下,阿里云、腾讯云、百度云从互联网生态出发,更适合B端、C端市场使用,而华为云过分追求技术、重产品,导致客户认为:华为云高大上但难用。

就拿CDN来说,3年前松松团队帮客户设置华为云CDN,具体因为啥忘了,最后没选华为云CDN,不过这都是4年前的事了,我们只是屌丝小团队,服务的都是小客户。

华为云被曝业务造假和经济舞弊,CEO连降三级(图5)

华为云被曝业务造假和经济舞弊,CEO连降三级(图6)

(因为年代久远,具体因为啥没用华为云CDN我也忘记了)

写在最后:

这几年中国公有云市场基本饱和,在这种环境下,华为云业绩压力大,为了追阿里云、腾讯云,急眼了,玩猫腻,结果被公司发现,领导被狠狠处罚了。

华为云也意识到自己的路子走偏了,现在收缩业务、回归主业,但怎么把产品做的”更符合用户体验“,我认为是当前要解决的一大问题。

源自:卢松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