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狐把中国的代运营公司(北京谋智火狐)分手了,因为大势已去,图和公告大家看到了吧。
火狐败走中国最大的问题我认为就是:不放权、不求赚钱。
现在搞的北京谋智火狐算是空壳公司:
(图为2008年北京谋智网络的办公室前台)
(1)中国代运营的公司(北京谋智火狐)员工也从30人变成了几个人。
(2)公司办公地址找不到人,电话没人接、邮箱无效。
(3)欠了3600多万。
(4)程序员前几年都走完了,现在剩下的都是销售和客服。
火狐浏览器的业务情况:
(1)火狐浏览器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从30%掉到了1%。当然,他全球的市场份额也只有2.4%了。
(如图所示:火狐的全球市场份额只有2.37%)
(2)收入模式太单一,约90%收入靠Google,火狐浏览器把默认搜索引擎换成Google。据 ZDNet 报道,Google 每年支付火狐约4亿至4.5亿美元,但是Google在中国又用不了。所以火狐浏览器在中国的默认搜索引擎是百度,但因为火狐在中国市场占有率太低了,百度认为不值得重金投入,可能也就是象征性的给一笔费用。也许500万?不太清楚了。主要是官网没说过。
(3)火狐自己的公司也不太行了,2024年还裁员了大概30%员工,年初大概有裁了5%。
北京谋智火狐在赚钱方面都做了什么呢?
(图为2008年北京谋智网络的办公室)
(1)和百度合作,把百度设置成默认搜索引擎,百度给钱。
(2)偷偷修改用户快捷方式、悄悄安装广告拦截插件、默认搜索无法修改。
(3)在火狐浏览器里植入广告、推荐内容。但很零散,收益应该也不高。
(4)探索新业务尝试 —— VPN、广告订阅与软件服务,但效果都不太理想。
比如VPN是火狐重要的变现手段,但VPN服务国内根本没办法落地,还有广告订阅,国人不太接受这种业务模式。这种模式在国内根本行不通,国内浏览器靠什么?靠的是广告、导航分成、强制装插件、搞电商返利。到火狐不做这些,也不允许中国团队这么干。
人家360、UC浏览器靠广告年入几十亿,火狐连服务器都得向总部报账,这帐打仗?
火狐总部不放权
(图为Mozilla总部)
从上面的盈利活动能感觉出来,北京谋智火狐应该没啥决策权,技术依赖火狐总部,多数时间只负责运营、发帖删帖,都是一些没啥技术含量的活。他们不信任中国本地团队,UI不能改、功能不能动、广告不能加。
比如当年腾讯是愿意给谋智火狐投资,并做联合运营的产品——“腾讯TT浏览器”火了,结果总部不高兴,断掉了合作。
能感觉出来Mozilla(总部)就从来没打算让北京谋智火狐完全“自治运营”。国内要求的的是用户的数据必须在国内,但Mozilla一直强调的是全球统一隐私。现在火狐也在转型,重点去做AI了。
写在最后:
火狐浏览器,想要纯粹干净,但又不太接地气,要是学习模仿360浏览器就好了,三天两头弹窗口,装360全家桶,也不至于落到今天这个田地。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致远同盟 » 火狐浏览器中国败局:不赚钱、不放权、注定玩不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