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你的微信支付界面出现“摇一摇”,说明你的隐私正在泄露
你刚付完款,手机自己跳出摇一摇,红包没抢着,位置先被商家锁定。 这不是错觉。 ![]() 微信去年悄悄上线附近优惠,四月起推得更猛。 很多人第一次见,以为中毒,其实是后台把付款记录和基站信号打包,算出你大概在哪,再匹配五百米内的券。 有人连夜关权限,发现开关藏得比前任还深:我—设置—隐私—个人信息与权限—个性化服务—广告与推荐,点完五步才算完。 ![]() 更坑的是,8.0.45之前版本,系统更新后默认又打开,等于白关。 支付宝也推同款,但第一次弹窗就给永久关闭按钮,点一下世界清净。 微信没这步,用户只能自己挖,挖得慢就多被扫一次码。 ![]() 实测关掉后,再付款页面确实清净,可后台还在收手机型号、系统版本、信号强度,用来防风控和做统计。 按官方说法,这些串在一起也拼不出身份证号,但能把人框进“25到35岁、用旗舰机、爱逛商场”的包里,券投过来,转化率比盲发高七倍。 有人不在乎:反正买杯奶茶也要被摄像头拍。 ![]() 可数据公司早算过,同一个人被连续定位三十天,再混进外卖地址、快递尾号,猜出真实姓名的概率能到68%。 换句话说,你以为是匿名,其实戴着透明口罩。 不想被认出来,得把该关的都关:微信、外卖、打车、地图,挨个进隐私页,把个性化推荐、附近优惠、允许广告跟踪全停。 ![]() 十分钟搞定,接下来一周推送少一半。 再嫌烦,直接把定位改成“仅使用期间”,后台就抓不到闲时轨迹。 手机支付不可能不用,但权限可以收紧。 下次再跳出摇一摇,别急着摇,先检查那五个开关,别让付款页变成别人的广告牌。 |